原标题:先免费体检 再告你有病 搞虚假手术 捞医保基金(引题)
上亿元特大骗保案告破(主题)
今晚报记者 张艳 通讯员 刘治
用免费体检的广告吸引市民到医院体检,再谎称患者患有严重疾病,继而进行虚假手术等方式,骗取医保基金。日前,公安河东分局会同刑侦总队,在集中打击医保诈骗集群战役期间,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医保基金诈骗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,涉案金额达上亿元。
前不久,获取相关线索后,公安河东分局刑侦支队和市局刑侦总队三支队成立专案组,对河东区某眼科医院医保诈骗案开展侦查工作。经查,河东区某眼科医院法人任某、院长杨某等人,自2022年开始,通过社区推广、发送传单、免费体检等方式接触患者,在对患者初步诊疗后,谎称患者有严重鼻类相关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。在手术过程中,这家医院通过虛构诊疗事实、虛假手术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,共计骗保高达上亿元。
近日,河东分局会同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在技侦总队等单位支撑下,对这一诈骗团伙开展集中收网抓捕行动,在河东区大直沽街某眼科医院内,将涉嫌诈骗的任某、杨某等七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。
经审讯,团伙成员对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目前,团伙四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拘留,其他犯罪嫌疑人也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,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定点医药机构骗保行为有哪些?
诱导、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虚假就医、购药,提供虚假证明材料,或者串通他人虚开费用单据;伪造、变造、隐匿、涂改、销毁医学文书、医学证明、会计凭证、电子信息、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;虚构医药服务项目、虚开医疗服务费用;分解住院、挂床住院;重复收费、超标准收费、分解项目收费;串换药品、医用耗材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;将不属于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医药费用纳入医疗保障基金结算;其他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行为。
普通人的骗保行为有哪些?
伪造、变造、隐匿、涂改、销毁医学文书、医学证明、会计凭证、电子信息、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;使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、购药;虚构医药服务项目、虚开医疗服务费用;重复享受医疗保障待遇;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、医用耗材等,接受返还现金、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;其他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行为。
民警提示
什么是欺诈骗取医保基金?就是指采取欺骗手段,骗取基本医疗保险(含生育保险)基金、医疗救助基金、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、公务员医疗补助、居民大病保险资金等医疗保障基金的行为。
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“救命钱”,具有“专款专用”性质,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,事关国家长治久安。对于医保基金而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,最终损害的将是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合法权益。绝不能心存侥幸,谋取私利,要规范合法的使用医保基金,如果违法骗取医保基金,当数额达到立案标准时,将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